《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一种修复的态度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一种修复的态度

《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几年前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都是大陆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火红的纪录片,后者把中国饮食及美食跟生活记忆串连,将饮食纳入中国文化,仔细定位并给予尊重;前者则把默默藏在北京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和修复技术,再联系起中国文化、做人处事态度相连。两者都有著对职人、工匠精神的推崇,其中,《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钟表修复师王津,也因表现出君子谦谦的胸襟红翻网路,温文儒雅的形像还被中国网友称为“故宫男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一种修复的态度《我在故宫修文物》是3集、每集50分钟的电视版纪录片,从文物修复师的分类──钟表组、铜器组、综合工艺组、裱画组、木器组为主线,谈起修复的技艺及精神,电视版播出得到关注后也重新剪辑、上映了电影版。但相较电视版细腻呈现旧的修复技术如何与现代科技结合,电影版则倚重北京故宫里的修复师们的工作日常,捕捉匠人最琐碎、最平凡的生活点滴,像是拿手边修复用的白纸,去接故宫院子树上熟成的水果;或是员工活动参加竞走比赛,见集合地点都是修复老师傅早到,各拿了单子等著自己徒弟报到;亦或是瓷器修复的老师傅对数位相机操作不熟,在拍的瓷器时,请徒弟帮忙调焦距、位置。这些片段都很闲散,但特别贴近日常工作的景象,也重组出新的一窥故宫修复文物的观看方式,轻松且真实,有种特别强调了“我在故宫”的感觉。

电影版以开启故宫朱色宫门的工作早晨,开门的人吆喝提醒故宫的猫跟动物,到修复师们打卡上班,替猫换水、喂饲料,替庭园打扫浇水,然后专心修复,有时串门举个盆到隔壁找吃的,或是各组相互提供修复意见、帮忙,每个片段场景像是日常的节奏,看似规律但又没什么结构章法,尾声以打卡、关门作结。在这些日常里,纪录的片段又聚焦不同修复师的心境,对故宫工作环境的看法,也借他们的口去阐述修复的意义。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一种修复的态度其中,木器文物修复师屈峰从修复过程谈起修复与人的关系,进而延伸谈文物与人、用格物来述说人跟物(文化)之间的哲理。屈峰以“玉有六德”,来说明古人用玉比喻君子,是由于人将观念投之于物,才得以让平凡普通的物可以因人的观看具备了意义,也说明物与人是双向的。珍贵的古物是由人将想法融入其中,生成意义,特别是这分意义需要被传播,作为文化,否则旧物也不过是个旧物,物是死的。修复师在修复的过程中,也是体悟到古物,与之交流,把自己融入其中,让修复有价值。

《我在故宫修文物》片末也提出为让简陋的故宫修复环境有更好、更现代的空间,不久修复的场地将要搬离故宫,搬到新建的地方,而电影版捕捉到的日常倩影,打盹的猫、宫墙上的蓝天、石地上的蚂蚁,以及修复师们的工作模样与心境,也成为电影版纪录与保存的价值,留存了这些师傅们曾经在北京故宫修复时的想法与感悟。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23
下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