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路│沈旭晖

走过的路│沈旭晖

身为复杂社会结构里的一分子,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有人形容沈旭晖为全港人际关系光谱最阔的学者,处身于学术界、政界与传媒界的圈子,于报章担任国际主笔、写专栏,同时担任顾问,又做过电台主持、出过书做作家,即使身兼多职,言语之间听来又好像有点身不由己,时间分秒地流过,传到耳中的语调显得急速,一把声音愈来愈大,那是追随自己内心所想,另寻出路的声音。

不要被困

原以为眼前的国际研究学者,一旦提起学术界事宜自会滔滔不绝,但所传到耳中的反而是另寻出路的声音,即使如何感兴趣,如果要遵守的一套不合拢的游戏规则,不多不少总有身不由己的感觉。毕业于名牌学府,挂著父母及众人的期望,有人会选择坚持己见,只走自己认为适合的路,沈旭晖却选择满足了父母的期望,做到了别人眼中的世俗要求以后,才去追寻自己的路。很多人或会好奇,身为国际关系学者,工作的满足感是来自甚么﹕“我喜欢把一些虚设的东西变为框架,把社会运作的潜规则摸索出来,透过这个摸索的过程而获得满足感。置身于学术界里,那些并不是潜规则,而是真正的规则,对于那套的所谓‘官方价值’,好像如何在这个圈子生存、如何才为之有价值,那套我是从来也不认同,但要在这个圈子生存,就要满足官方要求,其实是得不到满足感,毕竟做学术研究与学术研究界是两回事,很多人也喜欢研究,但把它变成工作又是另一回事,学术界是比较狭窄,人们都墨守成规,如果完全依照那套规则,当遇到不公平就很难跨越内心那道屏障,我们这种 generation 好应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才不至于困在框架之内。”

 

非典型学者

对于本港学术界,沈旭晖以“怪圈”来形容﹕“人有很多面相,在学术界有一个传统的游戏规则,要属于某个学派,服从相关学者的领导,由低做起,由打杂开始、替人家影印、撰稿,但是换来的成就也只在于每年能写出多少篇没有人看却有指标性的文章,虽然有些文章也必须经过比较严谨的审阅,但其中有太多人为因素,渐渐会发现有不少的漏洞与灰色地带,自己在同辈当中也叫做发展得尚算顺利,身边眼见不少人的际遇很坎坷,他们为了那些所谓的学术规则,令自己很困惑甚至扭曲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那是不必要的,为了参与这个‘游戏’而失去控制,所以一直也在寻觅其他可行的工作模式,否则整个人生很容易就这样子被吸住。我自己最厌恶的圈子就是学术界以及政界,不喜欢这个圈子的那一套潜规则,亦不认同那种价值观,譬如说要做出甚么成绩才算是成功,由头到尾也不认同,这些所谓的规则太过虚伪、太多框架,因为愈是根据规则愈是难以思考,至少这种学术风气我不认同,但要在这个圈子生存,就要变相去适应这些游戏规则,从政就要换过一把道德尺,好像与朋友相处会做的事情就不可以做,不道德的行为反而就是理所当然,要在这个圈子中生存,就要懂得适应这些游戏规则,即使这些年来学懂了游戏规则,但坦白说我并不喜欢这些游戏。”
 

欲知更多关于men’s uno和沈旭晖的访问内容,请参阅men’s uno 香港1月号。

TEXT / TIM KU   
PHOTO / MICHAEL WONG

men’s uno Facebook
facebook.com/mensuno






本文来自men's uno 男士时尚杂志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日 上午12:07
下一篇 2020年5月2日 上午12: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