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三层境界:谋生、谋智、谋道|深度好文(组图)

教育的三层境界:谋生、谋智、谋道|深度好文(组图)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只有真正进入教育行列的人才知道,业可授,惑易解,可道却难求。

虽然说教育不分贵贱,但也有境界之分。在我看来,教育有层境界,分别是谋生谋智谋道

教育的三层境界

谋生

教育的第一层境界,是谋生,这也是教育最功利的层面。

为什么家长那么急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什么孩子那么焦虑,想要考一个好大学?最直接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让孩子将来找个好工作,能靠自己的力量谋生。

更重要的是,教育不仅能让我们得到谋生的方法,而且能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权,选择更喜欢、更有意义的谋生途径,而不是为了三餐果腹被迫谋生。

就像龙应台的《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里说的:“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

可见,教育的第一层境界是教会我们谋生,而且能让我们自由地、有选择地谋生。当我们能够选择更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尊严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教育的三层境界:谋生、谋智、谋道|深度好文(组图)

谋智

教育的第二层境界,是谋智。

人类除了穿衣、吃饭等基本的生存需求,还有智力提升、知识精进的更深层需求。而教育可以让我们亲近智慧,远离愚蠢。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智”指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而智慧与知识是不能等同的。如若可以,我们就不会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有博士头衔、出版过几十本著作的“学者”认为,大饥荒时代饿死人其实是“营养性死亡”。

因此,教育上升到谋智的境界,绝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诵多少篇古诗词、读过多少本名著,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多少条数学公式,多少个化学方程式,而是要提升学生思考的能力。

举个例子,教育应当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1941年,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第一次提出了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他声明批判性思维应该具有三个特质:

倾向以审慎的态度思虑议题和解决难题。

对理性探索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所认识。

有技巧地应用上述的方法。

也就是说,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无论接受任何信息,都应该学会辨识、质疑、论证,而不是偏听偏信。而这,也就是陈寅恪先生所希望培养的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

再举个例子,教育应当让学生获得成长型思维。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发展。他们更乐于接受挑战,并且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每天都要快速地更新。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可能很快会被时代淘汰。因此,教育必须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信念,只要形成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并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就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岗位不断吸收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最终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谋道

教育的第三层境界,是谋道。

孔子曾说:“君子不器”。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成为君子,就不能过于追求功用,而昧其道。教育不能光教给学生专业技能,更要教会他们明辨是非善恶,尽己所能坚守正义,创造真善美。

光培养“器”,而不注重“道”的教育,有可能会走上邪路,而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2019年,北大学生吴谢宇在重庆机场被捕,而他,就是三年前震惊全国的杀母案嫌疑人。在作案前后,吴谢宇都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利用奖学金,在网上购买了多种作案工具,杀死母亲后将母亲用塑料膜层层包裹起来,每一层都铺上活性炭除味。之后,吴谢宇又在家中装上监控,利用手机实时观察屋内情况,一旦事情败露,他就能及时逃跑。

2018年,武汉陈某成立了“武汉鸿德睿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了多名股票讲师、业务员,通过引导股民成为他们公司开发的手机APP用户,骗取股民投入的炒股资金,高达300万元。而陈某招聘的员工中,大部分人拥有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也明知道自己在从事诈骗活动,但无一人主动辞职。

2001年,北京海淀区警方破获首起依靠网络组织的卖淫嫖娼案。令人震惊的是,案件中拉皮条者以及40馀名落入法网的嫖客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竟然还有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

当然,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毕竟是少数,还有更多有“智”无“道”者,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教授就曾评价道:“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其对国家、民族的损害,是大大超过那些昏官的。”

遗憾的是,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里,常常把最重要的谋道给忽略了。

教育的三层境界:谋生、谋智、谋道|深度好文(组图)

教育最重要的是谋道

孔子有云:“君子谋道不谋食”,教育的“至圣先师”始终强调教育中“谋道”的重要性。既然如此,我们究竟要如何做,才能让教育上升到“谋道”的层面呢?

教师和家长的以身作则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培养什么样的人,关键在老师,关键在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上,但更取决于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秉持的价值观。

假如一个老师,总是过分重视成绩,总是把成绩当成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那么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会变得功利。同样的,假如孩子的家长,总是从个人偏执的好恶出发评价社会现象,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在看待社会时,也会陷入片面。

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必须做好自身,只有我们自己成为有正确道德判断力和责任感的人,我们才能更好地影响下一代。

正心正举

注重教育的人文精神

周国平先生曾说:“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孩子考试升学,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被长期忽视了。而要想塑造人的灵魂,就必须注重教育的人文精神。

其实,无论是哪个学科,只要教育工作者愿意用心发现,都能在学科中找到人文精神。比如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可以深层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像在讲授《最后的辉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社会,如何正确对待得失;在讲授《鲸》时,可以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可以挖掘针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在讲授唐宋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感悟美、欣赏美。

除了文科教学,理科教学同样也可以融入人文精神。比如,数学和物理的理性探索体现的是一种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境界。在理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理性精神、怀疑与批判精神、探索与创新精神,同样也是把握住了人文精神的思想精髓。

教育的三层境界:谋生、谋智、谋道|深度好文(组图)

注重艺术的熏陶

艺术,虽然是一门无法直接转换成生产力的学科,但当艺术达到了极致,也就成了“悟道”。

举个例子,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不仅是文学和书法作品,更是生命悟道之作。在兰亭集会时,王羲之有感而发,对生命进行了深刻思考,并把这种思考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即要在山水自然之乐中忘怀生死,在隐逸游乐中获得生命逍遥。王羲之留下的这种对生命的感悟,才恰恰是这部艺术作品最宝贵之处。

遗憾的是,生活中很多教师、家长,都只看重艺术的“技”,忽略了艺术的“道”,或者把艺术培训直接等同于艺术教育。实际上,艺术教育并不一定需要培养出专业的艺术人才,而只是利用艺术的手段,让孩子在艺术中感知美、领悟道。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总而言之,教育具有谋生、谋智、谋道三层境界,而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谋生的功能,是让求学者有选择工作的权利,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谋智的功能,是让求学者升级认知,获得智识,在这个知识贬值的时代找到出路;

谋道的功能,是让求学者胸怀天下,志存高远,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唯有谋生、谋智、谋道三者结合,才能让身处时代中的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本文来自中原作家群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021年3月9日 下午11:38
下一篇 2021年3月9日 下午11: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