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曼的音乐遍历》观后感:组成音乐大师的日常

《帕尔曼的音乐遍历》观后感:组成音乐大师的日常

《帕尔曼的音乐遍历》是导演艾莉森切尔尼克(Alison Chernick)以亲切平常的生活视角,呈现小提琴家帕尔曼(Itzhak Perlman)的多面向,从日常纽约家中三重奏的练习,他对棒球的喜爱,他教授音乐的方式,他与活泼的妻子托比(Toby Perlman)的互动相处,以及他幼时罹患小儿麻痹后的行动不便,这部纪录片就像将小提琴家帕尔曼的音乐生涯视为一颗巨树,它尽力避免描绘这颗巨树多雄伟多么巨大,而是引领观众看见属于巨树的一段小小的横切面,以电影起头便是帕尔曼的平时练习片段,他说著犹太人的笑话,让观众轻松进入,再借由切面内的一圈一圈构造,如进一步窥见帕尔曼童年练琴的时光、身为犹太人的背景,他在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的学习经验,藉著这些广泛的生活经历,了解每个层面如何组成帕尔曼动人音乐的简单概述,并认识帕尔曼对其音乐和人生的思考。

《帕尔曼的音乐遍历》观后感:组成音乐大师的日常
小提琴家帕尔曼除了他极为知名替《辛德勒的名单》、《新天堂乐园》等电影演奏的乐音,最容易让人看见的,是他无法走动的双腿,他到任何地方都必须倚赖拐杖和电动车,这也成为纪录片开头的切入点。因为四岁罹患小儿麻痹症,他的双腿挛缩屈曲,但他的天赋也很早就显现。他在电台广播中听到海飞兹(Jascha Heifetz)的演奏,一听便喜欢上小提琴的音色,父母也栽培帕尔曼练琴,他学校时期除了上学之外,就是练琴,他笑说“毕竟我也没办法当个网球选手”;而帕尔曼的不良于行也导致他虽12岁就具备惊人的演奏技巧,却始终得不到更多的支持,直到某次因缘际会受美国CBS电视“苏利文剧场”的转播,电视上有机会演奏〈大黄蜂的飞行〉(The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等曲目,开始有了名气,后来也定居美国。帕尔曼回顾那段时期周遭人对他的看法,他直言“他们看见我的不能,却没有看见我能的”,即便“苏利文剧场”的主持人艾德苏利文(Ed Sullivan)邀请他到节目上演奏,帕尔曼回忆起来,坦承说出个人的理解,“主持人可能也是可怜我无法走路,并不真的看见我音乐的才华”。

也因为自身的经验,这位小提琴家对每个人拥有的才华和音色,每个人所喜欢的乐器声音,他都以“神秘的”、“无法准确测量的”来反映他对人怀抱的无限可能。特别是纪录片也连结帕尔曼的爱琴:一把独一无二、琴背有些不平衡的小提琴,能拉出最悦耳的音色,来印证不在计画中的缺陷所构成的艺术。

《帕尔曼的音乐遍历》观后感:组成音乐大师的日常
在小提琴的学习之路上,他也分享了二个阶段的名师给他不同的教育方式,帕尔曼特别受第二位老师的启发、有小提琴教母之称的桃乐丝狄蕾(Dorothy Delay)。狄蕾认为艺术家或音乐家的作品,都仰赖他们的内心,因此,狄蕾很少告诉帕尔曼实际该如何拉奏,例如纪录片中一例,帕尔曼的升C走音,狄蕾不是直接指出走音,而是询问“对升C的概念是什么”,让帕尔曼更多的思考,不是成为标准的演奏机器。

《帕尔曼的音乐遍历》观后感:组成音乐大师的日常
有趣的是,纪录片放入很多帕尔曼的妻子托比,她比帕尔曼表达更生动的许多片段,她和帕尔曼的相识与婚姻的心情。电影中更亮眼的还有女钢琴家阿格丽希(Martha Argerich)的圈粉合奏,阿格丽希的巴哈曲目弹的又快又有力,有些专业音乐家并不欣赏她弹的巴哈,但纪录片一刀就剪进帕尔曼一句话“弹巴哈就要找阿格丽希”。在《帕尔曼的音乐遍历》之后,或许影迷和乐迷会期待有关阿格丽希的纪录片能被拍摄。

《帕尔曼的音乐遍历》观后感:组成音乐大师的日常
而影片最高潮,是拍摄现场演奏《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纪录片前面早已穿插帕尔曼回到以色列的老家,拜访小时候买琴的乐器行和琴师,述说不少关于犹太人打造小提琴的故事,这些片段和先前帕尔曼的人生经历结合,化为音乐中的情感与音符,在电影的最后现身。

全片正如中文片名的“遍历”之意,《帕尔曼的音乐遍历》虽然为音乐家做出不错的横切面图,但整体其实有流于表面未有深入纵切的介绍,但也正如其名,作为认识小提琴家帕尔曼的其人其事,一次的充满活力有趣的入门纪录,是值得推荐。

作者:Angela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9日 下午7:19
下一篇 2020年3月9日 下午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