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杀人事件》,起飞,然后下坠。

《摇滚乐杀人事件》,起飞,然后下坠。

在台湾早期约60、70年代要在台湾听到摇滚乐非常不容易,因为当时政府思想压迫造成社会较为压抑,因此对于摇滚乐这种较为前卫的音乐类型并不鼓励年轻人接触,在电视不会播、唱片行也都买不到的情况下,要想听到西洋摇滚乐只能借由美军广播电台(原AFNT、后转型为ICRT),或者是到双城街、林森北路一带的美军俱乐部才有办法听到摇滚乐,由于管道有限使得美军广播电台成为当时在年轻族群里最热门的广播电台、美军俱乐部也是热闹每晚。而当时《皇冠杂志》创办人费礼(平鑫涛)因热爱音乐,不只当起电台主持人,更和黄温良、金祖龄、罗勃蔡、温星祖等人合组“巨人乐队”,其中金祖龄后来另筹组“雷蒙乐团”,该支乐团被视为台湾首支摇滚乐团,连陶大伟都曾短暂加入过雷蒙,在雷蒙之后不少乐团相继诞生,如阳光合唱团、电星、雷鸟、四金人、洛克斯…等。

接著时间前进到80年代,在社会思想逐渐开放的这个年代,越来越多人接受摇滚乐,即使仍旧无法成为主流音乐,不过摇滚乐已经不再是被禁止接触的音乐,也是在这个年代台湾摇滚迅速发展,摇滚乐团如雨后春笋般不停窜起,丘丘合唱团(金智娟)、红十字合唱团(赵传)、刺客乐团、青年、Double X、红蚂蚁、东方快车、Metal Kid(张雨生)、浊水溪公社…,摇滚教父薛岳也是在这里从幕后走到幕前,推出首张专辑《摇滚舞台》。到了90年代更不用说,越来越多乐团从地下走出、打进流行乐团,最有名的就是五月天、其他如伍佰&China Blue、夹子电动大乐队、脱拉库、董事长乐团等。在过去金曲奖还没有像现在划分“最佳乐团奖”与“最佳演唱组合奖”、而仅有一个“最佳演唱团体奖”时,入围甚至是得奖的几乎都是重唱组合,直到2000年第11届金曲奖上,该奖入围者全部都是乐团,最后获奖者为乱弹,主唱乱弹阿翔上台领奖后兴奋直呼“乐团时代终于来临了!”

时间从千禧年推回至90年代,台湾摇滚乐在起飞之前正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阶段,摇滚乐成为许多年轻人宣泄的口、追逐的梦、理想的寄托,却因为许多无法抗拒的因素让摇滚乐只能成为被压抑的种子,连是否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都不知道。不只社会尚无法完全接受,就连观众都不见得会买帐,在那个西洋音乐正夯的年代,即便受邀到PUB或其他地方演出,主办方都会要求乐团演唱一些口水歌,要想唱自己的创作?可以,那就谢谢再连络。连伍佰都曾面对过这种尴尬场面,坚持唱自己的歌导致观众走光的窘境,为了获得演出机会、为了争取曝光率、为了赚取更多生活费,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忍,与压抑,似乎是必须的,《摇滚乐杀人事件》便以90年代的台湾为背景,讲述著90年代摇滚乐团的故事,关于理想与妥协的矛盾与挣扎。

《摇滚乐杀人事件》,起飞,然后下坠。

“我们独裁者乐团现在、以后,都不会当一台他妈的点唱机!”

魔神仔和小四因缘际会下认识,接著他们因为音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他们决定组团、找到了黑狗、脱线最后加入了布兰卡,人数凑齐之后独裁者乐团于是诞生。但他们就像那个年代的许多乐团一样,被迫唱著观众喜爱的口水歌,虽然获得演出机会可是这并不是他们所要的。有人说摇滚乐的诞生就是源自于一种来自内心“反抗”的力量,反抗著社会乱象、反抗陈旧体制、反抗很多很多的不合理,冲撞并且冲破旧有框架,是摇滚乐的坚持与叛逆,独裁者乐团决定忠于摇滚乐精神,拒唱口水歌,只唱自己的歌,对刚成团的他们而言,摇滚精神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小四是一个疯子,所以我必须比他清醒一点,才能把他抓住。”

玩摇滚的人都很有个性,十个会有九个会这样想,主唱小四自然也是,在他人眼里就是个疯人,个性捉摸不定,对音乐的强烈坚持反映到了他的个性上,逼得与他熟识最久的魔神仔必须时常在他失控的时候将他唤醒,只是终是有抓不住的一天。越来越多的麻烦事找上独裁者,或者该说是他们想尊崇的那个理想,和这个社会、音乐圈所产生的冲突越来越多,坚持成了叛逆,但理想终究不能当成饭吃,最后他们仍是不得不学会妥协,为了养活自己他们只得成为嘻哈歌手的伴奏乐团,期盼有那么一天能被看见做出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记得最近在看一档节目叫做《明日之子》,其中一位参赛者蔡维泽是地下乐团“傻子与白痴”的主唱,在首集演唱完毕后被问到“你会因为别人喜欢的大众流行,而做些结合或尝试那样的作品吗?”,而他说“独立乐团的人都不会想要一直待在地下,最厉害的人就是他能够找到跟主流音乐的平衡点。”

在看完电影后我立刻想到蔡维泽的这段话,独裁者乐团存在的1998年与傻子与白痴所在的2018年相差20年,即便现在有了五月天、灭火器等成功例子,但这终究是少数的。至今仍有数不清的乐团只得在地下演出,真正能像他们一样走进大众视野的不多,2018的人们还在努力,更遑论1998的他们,别提小四就像刺客乐团一样,没有任何想要打入流行的想法,直说点就是他不屑流行,他只想爱自己的音乐。当他和其他人想法出现分歧后,独裁者随之出现裂痕,而真正将之击碎的,就是魔神仔的女友爱丽丝的意外怀孕。

《摇滚乐杀人事件》,起飞,然后下坠。

“我以为我们在飞,其实我们一直在往下坠。”

《摇滚乐杀人事件》以一支乐团将90年代的台湾样貌还原,不能说是百分百,却也是有点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例如警察权力的无限上纲。但可惜的是全片就是见著那位像痞子一样的警察不停在找独裁者的碴、处处都在针对他们,要以这名警察代表当时的腐败体制是有些勉强,没能用更多面向去探究摇滚乐在那个年代的处境,说服力与力度都稍嫌不足了些。在剧情的部分我很喜欢中间段的部分,也就是主故事-关于魔神仔、小四与独裁者乐团之间的故事,这是一部由台湾摇滚乐团构想的电影,因此许多情节、观点就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是以“摇滚乐团”做为叙事者,于是整体来看就像是拍给玩摇滚乐团的人看的、而非一般观众,在共鸣度上自然会因而有些大小落差。

不过主创团队应该是很有野心,想让《摇滚乐杀人事件》不只命中乐团人的心坎,也能够打入一般观众的市场,所以在剧情编排上有明显努力过的痕迹,把电影设计包装成一部悬疑惊悚片,在致敬当年为理想抱负的摇滚乐团的同时,也安排观众跟著魔神仔的女儿,逐步找寻线索拼凑还原当年的真相,享受解谜乐趣。只是现实终究是情怀的部分大家感受到了,可却无法认同部分剧情、尤其收尾的部分,娃娃最后杀了男友的动机薄弱,回到刚开始大家都知道娃娃背负了杀人犯的女儿罪名二十年,他和父亲理应是疏离的,即便她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逐渐了解到父亲这个人、他的过去,我都不认为娃娃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认同且原谅父亲,甚至最后会不爽杀了只想利用父亲的男友。

《摇滚乐杀人事件》如果能够更为单纯一点,就纯以摇滚乐团的过去与现在、未来做为题材,不要过分贪心的硬塞其他元素进来,应该是会更好一些,至少剧情的部分不会为人诟病。撇除剧情来说,我很欣赏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分饰魔神仔与小四的杨大正、宋柏纬,还有两位女配角李亦捷与林辰唏,前面两位演活了个性不同却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伙伴、兄弟,一暴躁一冷静、互相补足彼此不足,随著剧情变化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牵引著观众与他们同悲同喜,尤其是杨大正,做为一名非专业的演员,他的表现超乎预期的好。而后面两位则展现了女人的坚强与韧性,敢爱与敢恨的果断与不退让,在多以男人为主角的摇滚世界里,她们的设定存在无疑证明了女人不单只能在背后扶持男人,也能取得发话权、毫无畏惧的面对一切。

作者:老子(OldMan)
【老子不负责电影文】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午8:08
下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午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