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天国》:我走了以后。

《下一站,天国》:我走了以后。

“如果我选了8岁或10岁的记忆,我就只能带那份记忆到另一个世界?”
“是的。”
“其他的事都会忘记吗?”
“是的。”
“那么,那里果然是天国。”

人们死后,不论生前功过,最后都会在天国与人界之间的“中途站”度过七日时间,前三天由死者回想往事并从中选出一则记忆,钜细靡遗地描述记忆里的所有细节,第四天打磨记忆,第五天彩排,准备将回忆拍成影片,第六天正式拍摄,第七天观赏并带著这份回忆进入永恒天国;某个中途站的寻常日,新一批死者抵达,担任“解说员/摆渡人”的中途站员工,在帮助死者的同时,也触发他们对自己的回忆……

是枝裕和导演的 《下一站,天国!》,剧情简单说就是“众生相”,有些人生前过得幸福,有著满满的回忆供他挑选;有些人受制于生前的暴力阴影,脑海里只有哀伤记忆;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一生平凡普通,找不到值得被纪念的往事,并怀疑起自己的存在意义;有些人不想活在“只剩回忆”的“未来”(天国),拒绝回溯往事;小小的中途站,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有人频频回首依恋过往,有人渴望抛弃一切重头来过,也有人停下脚步,试图厘清自己要什么。

《下一站,天国!》很适合和是枝裕和导演的首部长片《幻之光》对照观赏,《幻之光》讲的是活著的人如何面对失去挚爱的伤痛,《下一站,天国!》则从逝者的角度讨论死后的生活;《幻之光》里,有一则海上幻光的故事及铁道上的自杀事件,《下一站,天国!》则有一名死者回忆自己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直到他看见铁道上发出青白色的凄惨光芒,因此感到惧怕而活了下来;《幻之光》说活下来的人有课题要面对与学习,《下一站,天国!》则说逝去的人,同样有他们要学习的功课(中途站就像是一间学校,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学员)。

《下一站,天国!》的角色众多,但每个角色都写得情味饱满扎实,一如渡边先生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但他在看完纪录自己一生的影像后,肯定了平凡的价值;年纪轻轻就过世的望月,因为心有遗憾而在中途站徘徊(工作),直到明白自己一直是他人生命中的一份子(被深深地挂念著),遗憾被弥补,终能迈步走向另个生命阶段;同样在中途站工作的诗织,害怕失去也害怕被遗忘(希望所有人都能永远生活在一起),主管中村先生对诗织说:“月球本身没有改变,却因为光照的角度变化,而改变了球体的形状。”,诗织听完后说:“你来我房里只是要跟我说月亮的事?”,中村先生离开诗织房间后,低声说了句:“她还不懂其中道理吧。”。

不同的年龄心境经历就有对事物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有时候看不通透的事情,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上会忽然开窍,会忽然懂得某些道理;一如中村先生口中的月球,指得或许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质(我在这个年纪的解读,多年后或许又有不同看法),光照是我们人生中所要面对的各种经历,光照的阴影即是我们对这些经历的态度;人的生命本质不变(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但我们观看月球的方式,将会决定月球(我/生命)的样貌,是缺憾,是圆满,其实都是心的投射。

《下一站,天国》:我走了以后。

喜欢是枝裕和导演用如此奇幻的角度讲“去”与“留”的生命课题;喜欢《下一站,天国!》里,一则又一则或感伤或温暖或平淡的生活小故事;喜欢每个死者进入天国前,都要选择一个开心回忆(永恒的幸福状态),忍不住要想,如果有人的开心回忆是虐杀他人,那么这份回忆会被保留(拍摄)下来吗?

“我们为什么非要帮死者重现回忆,为何非要这么做?”

喜欢《下一站,天国!》的戏中戏,虚构影像却有抚慰人心的力量。电影里,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被录影带记录下来(一年一卷),既然属于你我生命的影像已经存在,为何还要费事拍一部电影送死者上路?录影带和胶卷,不正似电影与现实人生的关系吗?电影一方面反映现实,一方面又透过虚构情节,放大生命中或美好或哀伤的情绪;活在现实里的我们,常常因为汲汲营营于工作或杂事,忘却生活的滋味,因此人们观看电影,除追求娱乐享受外,也是透过电影的刺激重新忆起生命里的某些重要时刻(情感越真实的电影才越能打动人心),由此来看,《下一站,天国!》既是是枝裕和导演谈论他对生命的爱与恨,也是他送给电影的情书,虚构却真实,真实又虚幻,看完很难不被感动啊!

最后,如果死后真有一个中途站,你会选择与哪个回忆永恒共存?又或者,你会选择留下,徘徊在中途站呢?

作者:香功堂主
【香功堂!!】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32
下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