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汤姆》:直探“人性”

《芬兰汤姆》:直探“人性”

看到《芬兰汤姆》(Tom of Finland ,2017)的宣传文案标榜本片是透过芬兰汤姆的官方基金会授权,“忠于史实”,反而是令人担心的,通常这些被官方机构把持的电影,往往离史实最为遥远。然而,亲见本片的直率呈现与对时代的戮力重现,忧虑很快一扫而空。

本片讲述芬兰国宝级艺术家托科.拉克索宁(Touko Laaksonen)的人生历程,但它的艺术在数十年前,一旦在光天化日下现形,就得面临牢狱之灾。后以“芬兰汤姆”著称的男同志拉克索宁,擅长画的是男性春画。在他笔下,各个职业的男性都拥有硕大的肌肉与性器,且身著制服(其中紧身皮衣的形象日后更带动了一波模仿热潮,如乐团乡村合唱团的Glenn Hughes与《南方四贱客》中的金屁助教)。

《芬兰汤姆》:直探“人性”
这并不是拉克索宁的自身形象反映,而是他的性幻想。真实的他,虽然曾经亲上战场,但形象堪称阴柔,且深陷战争创伤所苦,与他笔下那充满自信的肌肉男大相异趣。论及时代背景和角色形象,本片与《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 ,2014)倒有一些相近之处,只消把主角职业从科学家换成画家,解码战争改为出版之战。

但是有别于类似好莱坞主流同志片(或言奥斯卡认可的同志片)对男同志生活的保守刻画,《芬兰汤姆》却是不讳言地在片中呈现了公园约炮、性派对与地下同志文化,却又不至于过度渲染情欲,而依然将焦点摆在拉克索宁的际遇与创作思维。

以片中一场戏为例,拉克索宁在为作品进行摄影田调时,要被摄者“握住车把,想像它是力量的泉源”直指日常器物的性器象征,说明了他为何对机车骑士情有独锺。若往下延伸,那人类竞相筑起的高楼,不又是一种阳具崇拜?

《芬兰汤姆》:直探“人性”
而更值得探究的是,当拉克索宁的画作在美国热销之后,竟引起男同志的装扮热潮,许多粉丝纷纷换装他的画中形象,乃至去健身房锻炼以接近他所描绘的同志形象。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拉克索宁的创作之所以深得人心,便是他所描绘的形象在那性解放之时,得以燃起了男同志内心的欲火。更有甚者,那些无法确立性向者,也许还因为被他的作品撩拨出了性欲,从而确认了自己的同志身分。就这此面向观之,其画作虽被批难登大雅之堂,但当中蕴藏之能量岂止是深植人心,更是直探“人性”,大概连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都只能望其项背。

才华洋溢的导演多梅卡鲁科斯基(Dome Karukoski)没有将《芬兰汤姆》导向照本宣科,整体叙事的掌握流畅而富有巧思,亦成功将芬兰现代史与当代同志运动发展共冶一炉(无疑也是重金成本方能如此细致重建历史),而非沦于小情小爱之作。本片最值得称道之处还在视觉的呈现,剧中群聚男同志的公园,采各处光源打在不同人的身上,进而创造出近似舞台剧的Follow灯效果,效果极为出色。

最后,私心期望《芬兰汤姆》能代表芬兰问鼎明年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如果《月光下的蓝色男孩》(Moonlight ,2016)能摘下最佳影片,整体品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芬兰汤姆》又有何不可能?

作者:翁煌德
【无影无踪。翁煌德】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12
下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