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岛》— 点到即止的隐喻

《犬之岛》(Isle Of Dogs)宣传图片

犬之岛》(Isle Of Dogs)宣传图片

Wes Anderson的电影由较早期的<Life Aquatic>到近年的《小学鸡私奔记》(Moonrise Kingdom) 等等都是经过他的精心设计。无论故事或映象都非常梦幻,感觉像发了一场梦。现在回想起来,仍旧记得那疑幻似真的梦境。来到这次《犬之岛》(Isle Of Dogs),导演保留一贯的独特风格。《犬》讲述未来二十年后的日本巨崎市,狗疫横行,市长因此决定将所有狗只送到称为「犬之岛」的垃圾堆填区,免除后患。此时,市长的十二歳养子因爱犬有加,决定前往堆填区寻回爱犬。在岛上他意外得到了一班狗朋友的协助,最后还意外地揭发了政府的阴谋。

先不谈故事意义,只谈艺术。导演的上一部定格动画《狐狸先生无得顶》(Fantastic Mr. Fox)以儿童小说家Ronald Dahl的作品作为蓝本。今次《犬》的故事就原创性十足,妙趣横生。之前在一个访问?读到,导演最初的概念是想拍一个关于在堆填区的流浪狗故事。后来有了几位编剧好友的剧本参与才有现在的故事。电影裏的每个人物,都经过精心细緻的设计。由人物表情至动物的每一根毛髮都是用心的製作。电影动用了多位的模型师去製作每一个场景及每一位人物。据说电影的模型师也有经过casting的过程而精挑细选出来的。单是入场看这份对艺术的坚持,已经值回票价。在这可以建议大家到YouTube浏览一下电影的製作过程,了解一下什幺是一丝不苟地追求完美,心裏定必为电影加不少分。

老实说,我也好奇都想知道为何故事的背景要选址在日本。是否因为日本传统的家族世袭体制与后浪推前浪的那班年轻人可以作出强烈对比?抑或只是导演纯粹热爱日本文化而作出的致敬呢?无论如何,导演将日本文化传译得恰到好处,东洋味十足。电影内处处都有日本文字,开头的浮世绘画作更加是相当传神。巧妙的还有那些电影对白。除了狗只以外,其他人物都是坚持配以日语对白,然后导演再聪明地找个方法,例如:加插现场翻译人员的角色,顺理成章地将其翻译成英语。电影裏也有不少向已故大师黑泽明致敬的心思,特别是最初在堆填区两班狗只对峙的场面,更是将黑泽明的《七武士》(Seven Samuri) 重现于观众眼前。

电影集多个背后意义,包括亲情、友情、环保、忠诚等等。可是,每个讯息都是点到即止,「到喉不到肺」。不过,在众多的隐喻当中,最令人深刻的是电影结尾,巨崎市由一班高中生自发性对抗强权而最后获得胜利。令人联想到今年美国发生校园枪击案后,一班学生罢课上街争取枪械管制。即使现实还未有定论,大家还是可以在电影找到一点慰藉。我明白为何有部份观众认为电影太过崇白/崇洋。毕竟故事到最后,是靠一位来自美国的交换生带领其他学生去扭转局面,剧情难免令某些观众反感。姑勿论电影是否真有歧视成分,《犬》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定格卡通,观众依然可以看得过瘾。记得《狐》?有一句非常招牌的口哨声。即使电影于2010年上映,偶尔想起电影,也会自然地吹起口哨。《犬》也有同一招牌,看罢电影后那口哨声不断在我脑海中徘徊,又可以自我重温十年八载了。

});

(标题为编辑所拟)

作者 Facebook 专页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2月27日 下午9:55
下一篇 2020年2月27日 下午1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