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生活》:你永远的留下了,亲爱的弗朗茨,你是那昼夜的温差,你是那四季的变换,你是那山谷里最温柔…

《隐秘的生活》:你永远的留下了,亲爱的弗朗茨,你是那昼夜的温差,你是那四季的变换,你是那山谷里最温柔...

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样想,我个人是认为,半年前和半年后看这片子,心理体验大不同。这半年发生了什么?周围都是压倒的恶意,迫使你不得不陷入痛苦压抑的隐藏生活。会有那么痛苦吗?是错是对有那么重要?许多人要问。是的,很痛苦。好多个夜晚,到凌晨都睡不着。这部电影最欢乐的地方,就是马力克一上来就把田园牧歌、农民哲人、广角变形的影像精华晃了一通,然后进入痛苦的煎熬折磨。21世纪的观众,如何看待这个“德意志人民内部矛盾”,想着再一年,只要再一年,空袭警报都响起了,他还是可以脱逃的。但历史没有如果,就像你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拒绝向威权独夫效忠。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死刑倒计时也会发抖的普通人。
你永远的留下了,亲爱的弗朗茨,你是那昼夜的温差,你是那四季的变换,你是那山谷里最温柔的回响。
两天时间里,分两次欣赏完了这部近三个小时的电影,非常喜欢。导演马利克43年出生,和我是同代人。大学学的哲学,做导演后还在学校教授哲学,是位学者导演。他拍摄的影片不多,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一直坚持写作拍摄我们一代人所经历的最重要的题材,从《细细的红线》到这部《隐秘的生活》都是对二战的历史反思。 马利克用他独特的唯美画面及“碎片化剪辑”,再现了一位因反纳粹而被处死的农夫的悲剧,压抑中充满了诗意与哲思,给那些牺牲在“黑暗时代的圣徒”,留下了人类的现代记忆。而像他一样的Zhao Lin、Zhixin Zhang,Luoke Yu等烈士,我们也不应该让他们永远被淹没消失。 顺便说一下,在海信85寸8K电视屏幕上看这部影片,光影视听层次之丰富、广角仰摄画面之开阔,使我十分享受。
先哭为敬。
《天堂之日》+《细细的红线》,三小时讲了一个一句话就能讲完的故事,特别诗性、散文的叙事,娓娓道来,反复吟唱,配合一贯的广角+特写摄影,将奥地利的美景,人物的爱情展现到极致,这只有最厉害的导演才能做到,三小时也因此不觉得长,私心加满到五星。
抛弃叙事之后,马力克的电影里剩下的是自然与人文的和鸣。人类感情不能共通,但每一种截取人类情感的方式都值得肯定,马力克的影像是普世的,是悠扬而流转的散文诗。
令人震撼的大银幕体验。绵延悠长的镜头语言与配乐,搭配大量诗化的独白台词,马利克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基督化角色的“独自”反抗。不想在影史里找任何一个坐标来定位这部电影,因为我希望它是独一无二。
当马利克避开了宇宙洪荒天地玄黄那些过于宏观的视角,回到了真正人本的角度,所有的外在都在流动的镜头里融合却又被抽象化,这些外在是不断生长的作物与更替的自然季节,是天地不仁,不以人内心及社会的动荡为转移,也是邪恶的阴影,是恐惧吞噬的人心,是被扭曲的内心驱使吐露出的恶语(有趣的是这些语言在这里以无字幕的德语出现,更加抽象与外在),真正的主角是内心的声音,以缓慢诗性的英语颂出的,不可被以上的“外在”所听见感知,所谓“隐秘”,而恰恰是这些“隐秘”的内在生命在这部电影里以更加可见的方式传递给观众。马利克为自己的镜头语言找到了这些年来最合适的内在,真正的美国新教基本传统价值观,在这样的时刻以福音形式再次传道,但吊诡之处在于,其有效性又可能止步于已经听到过这些声音并隐约有所认同的人,很难产生完全的顿悟与启示
澳门iffam 大广角仰拍特写,或是无言的祂在凝视着情绪和状态。马利克始终将这种凝视对焦在人类与生命的终极命题:人性向诗性与神性的不断诘问与永恒求索。即便是历史中微渺的存在,被世人与凡尘背弃,但只要沉默地坚持着那份自我意志所甘愿选择的苦难,便是圣人。黑暗的甬道中总有无差别的光,我选择背向它,直面无望。
关于良心的抗争与信仰的坚守,马力克用最私人的情感来对抗最宏大的历史背景。登峰造极的声音设计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失去Chivo导致的一些摄影上的瑕疵(以马力克的过往标准)。James Newton Howard的配乐完全不输片中出现的古典音乐。观影过程中不断想到刘氏夫妇,但愿他们的“隐秘生活”有一天也能得到显现
C / 马力克的镜头似乎总是流动、柔软、不断向水平两侧画外渗透的。因此哪怕在描绘人物最痛楚最受压迫的时刻,他也以影像的神性给予其延展的喘息。但这种空间的营造始终难逃同质化抒情的风险。本片里最摄人心魄的反而是那些构造了垂直视点的时刻:让监牢真正逼仄逃无可逃,让天空不再宽广而只剩下信仰的叩问。在试图让一切无缝连接的世界中,偶尔的断裂反而更被需要——好比Franz就是那个时代的断裂位点一样。
夹杂着《天堂之日》与《细细的红线》。马利克中最爱,预约一下金棕榈
超验影像的极致,精神洗礼&信仰之音。1.当个人生命(+家庭)与心中的道义真理必择其一时,如何抉择?永远致敬那些隐秘地坚守信仰、隐秘地死去的人。2.马力克的广角镜头、情绪性剪辑、呢喃旁白(自我追思)、灵性配乐如此熨帖地与故事相融,还有精心设计又不着痕迹的声画分离、音桥与丰饶的混音。3.无数低机位仰拍广角镜,恍若虔诚的祈祷与对上苍的敬拜,无论是远景中的走廊、房门和通道,还是中近景里的窗户,抑或是孤独囚室顶部的灯泡,哪怕命运再黑暗,也总有那束光照亮我们。4.这回,手持摄影不再一味地追求流畅顺滑,而是在狂暴与阴郁时刻大幅度疾速晃甩,一如丈夫与妻子分享被征召之信,以及被监狱长虐打之时(主观镜头)。5.年度最佳原声无疑。6.有剧情意义的话语为英语,次要讯息或背景谈话则为德语,很间离。7.信纸上的黑色毛虫。(9.5/10)
QY-317,泰伦斯马力克又爆发了一次,依旧是《生命之树》风格的延续,只是这一次的剧情更强一些,有了清晰的故事线,但这对于马力克的这种风格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好事,他的这种影像风格还是更适合天马行空仙到飞起的拍法。当然,有故事线也有优点,就是可以让主题表达更清晰,让叙事的节奏显得更紧凑,不至于像前两部那样漂起来。大导演就是厉害,情绪和节奏总是那么准确,比如那些广角镜头,用来表现主角随处的那个畸形到世界,画面畸变都是来的恰到好处。这么美的电影,还是没忍住提前看了,等出了蓝光之后再重刷吧,反正马力克的电影值得反复看好几遍。
泰伦斯马力克用三小时时长,讲述了一个一句话便可高度概括的真实故事:二战末期的奥地利,你是否愿意为了抗拒纳粹手势而断送性命。影片在夫妻二人的书信旁白中缓缓推进,质朴的语句在绝美摄影中肆意释放细腻。两位主演奥古斯特迪赫、瓦莱丽帕赫娜的表演更与影像互相成就。
4.5 马力克非常明显地想要做出一些改变,包括超广角镜头里微妙的不稳定感,但与此同时,画面内在的诗性连接很大程度上被情节取消了,叙事动力的根本性变化带来很多问题,后半程节奏也明显拖慢。奥地利的风景太有抒情性,反而失去了之前作品里的宏大感和超验性。如果硬比起来,离生命之树和细细的红线还远,但仍然是一部佳作。
85/100,从第一个镜头开始,熟悉的“马氏”超大广角便映入眼帘,斯坦尼康镜头依旧如梦似幻,在雾气氤氲的山谷里仿佛又一次通往仙境。但这一次不再与上帝相连,而是深深扎根于人间,吟诵出生命的诗篇,“And there will be no mysteries.We will know why we live”。
Franz死前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树;然后镜头切到他在乡间小路上飞驰。这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风,草和阳光的厚度——这就是马力克致力于唤起的:那些根植于我们的经验的知觉,一种联觉。广角镜头下变形的空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他把光源放在镜头中央,而画框边缘人物在镜头的作用下微微前倾,积蓄着一股向光的动能。当你看见他们在草地上奔跑,当你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当你看见姑娘们扑到草堆上,你与这些角色一同行走在他们栖居的土地上。这是生命的喜悦,是自然最细微的响动;一切都只关乎情绪和质感。你感受到的,正如纳博科夫所说的那样,是脊椎的震颤。
默默反抗法西斯世界的无名英雄(看短评木卫二说的对,“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死刑倒计时也会发抖的普通人”)。那些大广角的斯坦利康跟拍镜头,像一阵风拂过一切,像上帝冷漠的关照,它无处不在,又擦身而过。在宗教信仰、国家机器、人际环境的多重压力下,能够坚守自己内心最原始的道德与价值判断,隐秘的生活,平凡而伟大,令人动容。不管怎么样,这部电影是最近时间最给我力量的一部了。新千年十佳
男主以非暴力反抗纳粹权威,成为和平信念的殉道者。他的信念源头并不是什么深奥的主义,而完全是平凡的奥地利乡村生活。马力克用诗一样的自然镜头描绘这种生活,让人感到对它的任何打断都是错误。这种以自然主义反纳粹的视角还是很新奇的,更不要说心旷神怡的美景…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2日 上午8:46
下一篇 2023年7月12日 上午8: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