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齐坐地铁》:不过以后这种事儿还是交给猫和老鼠去做吧。。。

不过以后这种事儿还是交给猫和老鼠去做吧。。。

《扎齐坐地铁》:不过以后这种事儿还是交给猫和老鼠去做吧。。。
不过以后这种事儿还是交给猫和老鼠去做吧。。。
1960年,路易马勒竟然拍了一部捷克新浪潮电影
想做地铁却从未做成 成人被小孩耍 成人世界的混乱与对抗与两性 透露出一丝绝望 可以当做巴黎旅游风光片看 埃菲尔铁塔吟诗 吃牡蛎 跳蚤市场 旅游大巴 酒馆。。。电影语言炫技般的强大 评其为十大法语片之一
“电影是每秒12格或8格的谎言”,时年28岁的路易马勒大胆地尝试着丰富的镜头语言。非理性的人物角色、无逻辑而荒谬的城市,对“猫和老鼠”巧妙的戏仿。追逐、跳跃,两个基本动作,空间、时间的跳跃剪辑,皆玩转自如。初看更像是捷克人的戏耍,但细想扎齐其实才是天使爱美丽的鼻祖。
路易马勒最新浪潮的作品,孩子进城对抗成人世界,最终引致混乱与失序。1.超级疯癫的技法:快动作(与追逐戏结合,令人想及默片喜剧与[猫和老鼠]),跳接,高速剪辑,甩镜头,拼贴,还有各种恍若梅里爱再世的光影魔法,大变活人,时间与空间完全被路易马勒所解构混融,破坏性同质于希蒂洛娃[雏菊]。2.一部片名有地铁片中地铁却完全缺席的电影,一如首尾回环的火车进/出站,还有那场令人想及戈达尔[周末]的全城大塞车。3.色彩的盛宴,无论霓虹灯牌还是服装布景,皆浓郁饱满。4.致敬玛丽莲梦露和费费[甜蜜的生活]。5.单人连续入画-出画的换装似[汤姆琼斯]变奏,弄巧成拙的台球段落契如[猜火车]。6.埃菲尔铁塔观光/摆Pose与餐厅里的打砸抢烧大乱斗令人印象深刻。7.人体模型,强吻与迷情,卡通式的扔炸弹与巨型吸铁石。(9.0/10)
《扎齐》没有舞蹈,却是一部歌舞片,剪辑师即编舞。源自卓别林或梅里爱松散,跳跃的低帧率杂耍风格进入彩色有声电影语境中。
有的时候,言语(人声)被剥离为纯粹听觉,与配乐,影像同为舞蹈提供材质。
路易马勒将新浪潮影像及其所在空间巴黎解构,并波普地重新拼贴,”含义”与讽刺的对象都是次要的

可以当playtime的姐妹篇
强大的调度…
延时与慢镜,不规则跳接,无序的影像。最厉害是复制《猫和老鼠》追逐那一段,访谈里说到用色是波普艺术的影响,电子灯的光,当然除了结尾的自我陈述,基本没有太白的地方。地铁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
魔术般的电影作品,以剪辑和调度制造的滑稽旅程想象力惊人,虽然还是有过度火爆之嫌,但凭借着各种大胆的操作令人看的捧腹。
最后,乘了计程车和电梯就算历过险的城市观光客们在夜总会里倾尽全力献上了最混乱的一幕,最后,小莎芝没实现目的而且“马马虎虎,又长大了一点”,最后,吹着口哨的轻松的片尾曲,这就是终结啊。
游巴黎。
7.9;现实世界的混乱不可理喻
即便放置于新浪潮作品中看也相当前卫。并且其与雅克塔蒂的《我的舅舅》构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镜头语法构建策略。如果说雅克塔蒂在《我的舅舅》中采取的是极端理性或曰冰冷(冷色调、机械元素、固定中全景、刻板肢体设计)的构图/运镜思维来呈现现代性社会中疏离冷漠的社会概貌。那么路易马勒在《扎齐坐地铁》中则以一种极端感性甚至是混乱无序(手持特写、升降格、跳跃性匹配剪辑、环绕镜头、超现实情境)的极具间离特色的镜语体系完成了一次对“影像世界”中律动与空间的同频共振。所有看似混乱失衡的语法技巧均在此同频率的世界级共振中脱离其原初现实主义与物理法则的肘掣与束缚而获得完全意义上的现实正当性。一部将放飞式跳脱镜头语法以不可思议的同频共振式手段完美嵌入电影文本的典范之作。
这片子亮点太多了。。。
4.0 欢喜世界 热闹欢腾
路易马勒:我所有的电影都是以纯真的丧失为主题的。
超现实,很美好。1960年,马勒比杨德昌率先变老。
法国小孩的童年太好了,我全程都在疯狂截图。《我的叔叔于勒》、《普罗旺斯的夏天》、《扎齐在巴黎》、《父亲的荣耀》《巴黎淘气帮》,我五部电影是我法国儿童片最佳。
前30分钟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猫和老鼠那一段虽然精彩但时间没控制好,之后的情节,除了坠入爱河的老板娘那一段、铁塔那一段和紫车贵妇那一段,没什么看点了。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5日 上午7:16
下一篇 2023年7月5日 上午7:19

相关推荐